《长生》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所作的一首富含哲理的诗,虽仅100字,却蕴含着对生命、追求和心灵的深刻洞察,接下来为你逐句解析: 1. 长生徒有慕,苦乏大药资:
人们徒然羡慕长生不老,却苦于没有足够的钱财去获取那能让人长生的仙药。这句话开篇即道出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,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性追求。然而,现实往往是残酷的,缺乏实现这一愿望的条件,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。2. 名山遍探历,悠悠鬓生丝:
踏遍众多幽深的名山,在漫长的探寻过程中,不知不觉两鬓已生出白发。为了追求长生,人们付出诸多努力,四处游历名山,可时光却悄然流逝,长生的目标却依然遥不可及,有一种岁月不待人的感慨。3. 微躯一系念,去道日远而:
因为心中一直执着于自身长生这件事,反而使得自己离真正的“道”越来越远。这句体现出过度执着于外在的长生目标,会迷失对事物本质的认知,表明执念可能成为阻碍接近真理的因素。4. 中岁忽有觉,九还乃在兹:
人到中年忽然有所觉悟,原来所谓的“九还”(道家炼丹术语,这里可理解为长生之道或真理)就在自身之中。表明人生阅历增长带来认知转变,意识到真正的追求不应外求,而需向内探寻。5. 非炉亦非鼎,何坎复何离:
真正的长生之道或真理,并非依赖外在的炼丹炉鼎等器具;也无所谓像《易经》中坎离两卦所象征的阴阳等外在形式的拘泥。此句强调不应执着于外在形式,追求应直指本质,摆脱固有观念和形式束缚。6. 本无终始究,宁有死生期:
从本质上来说,事物并没有绝对的开始和终结,又怎么会有固定的生死期限呢?这体现出一种超越生死、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,生死并非绝对,是一种豁达的生命观。7. 彼哉游方士,诡辞反增疑:
那些云游四方的方士,他们的诡秘言辞不但没有让人明白长生之道,反而增添了更多疑惑。批判方士故弄玄虚,揭示盲目相信他人不实言论会让人陷入迷茫。8. 纷然诸老翁,自传困多岐:
众多的老者纷纷传授自己的方法,然而这些方法繁杂多样,反而让人在其中困惑迷失 ,不知该如何选择。指出面对众多不同观点和方法时,若缺乏自己的判断,易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。9. 乾坤由我在,安用他求为:
天地乾坤仿佛由我内心所主宰,又何必向外部寻求其他的力量呢?凸显了对自我力量的肯定,强调人应依靠自身内心去把握世界,体现主体意识的觉醒。10. 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:
众多的圣人就如同过往的影子,真正能够作为我老师的,是自己内心的良知。此句将“良知”置于极高位置,认为个人内心的良知才是指引行为和认知的根本,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。11. 余生事游衍,古木石上坐:
余下的人生当随意游玩,坐在古木下的石头上。这句描绘出一种悠然闲适的生活态度,不再执着于外在的追求,回归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。12. 青青远峰云,澹澹映寒波:
远处山峰上的云朵一片青葱,平静地倒映在寒冷的水波之中。通过描写自然景色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悠远的氛围,暗示在放下对长生的执念后,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好,体悟到内心的平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入口,全国排名前十配资公司,富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