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0日,2025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(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)启动仪式在中山举行,并正式宣布这一省级侨界重点赛事赛址永久落户中山。本次赛事分层设置“应用层”“技术层”“基础层”三大赛道,全面覆盖“场景需求-技术攻关-基础支撑”创新链条,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。本届赛事重点挖掘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侨界创新成果,决赛将于9月举行。
“我是中山人,5年前就把侨创大赛落地家乡,既是情结,更是责任。”作为最早响应“榄商回归”的企业家之一,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广东省侨联副主席胡智荣表示,中山正以侨为桥汇聚全球创新资源,通过“以赛引资、以赛引才”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据了解,该赛事前身为自2021年起连续举办三年的中山市国际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,于2024年升级为“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”。升级后的赛事平台更高、资源更多、号召力更强,充分体现中山作为“侨界创新创业热土”的影响力、凝聚力。胡智荣表示,“去年升级为省级赛后,我们联合粤科金融等机构构建‘全生命周期’服务体系,项目落地效率显著提升。”
四届赛事共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1920个项目、近万人次报名参赛,90%以上的参赛项目来自生物医药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、现代农业、光电产业、航空航天等多个尖端科创领域,参赛规模在全省同类比赛中名列前茅,“80后”“90后”成为参赛主力,并吸引20多个参赛项目、18名博士以上人才落户中山,吸引意向投资额超2.5亿元,真正实现“以赛促投”“以赛引才”。
本届大赛亮点纷呈:一是垂直赛道创新,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上重点发力,旨在该领域挖掘侨界潜能,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,通过AI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;二是全生命周期服务,与来自北京、广州、深圳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产业商协会和机构达成合作,为参赛团队提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成长支持;三是顶级导师加持,特邀10位在投融资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担任导师,构建“技术+资本”双轮赋能体系,真正实现“参赛即获顶尖资源,路演即是发展机遇”的赛事价值。
胡智荣指出,在深中通道开通、“工改”扩容产业载体的机遇下,中山亟须培育新质生产力,“AI技术爆发为中山产业升级带来窗口期,我们要让创新技术与本地制造业深度融合”。大赛还引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、中关村投资协会等10余家投融资平台,并配备创业导师团和政策支持包。胡智荣特别提到,往届参赛项目中不乏“潜力股”,“有些团队技术领先但缺乏产业化经验,我们通过对接龙头企业和资本,帮助他们从实验室跑向生产线。”
采写:南都记者刘贤沛 吕婧 黄敬奎
摄影:南都记者吴进
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入口,全国排名前十配资公司,富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